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点餐或支付停车费时要扫二维码,扫码消费这种行为的深圳市消背后究竟是否侵害消费者权益?深圳市消委会近日为此向商家发出“三问”,同时启动扫码消费问题的委会问商监督工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扫码消费发展与普及,扫码消费成为市场主流。深圳市消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委会问商餐饮店都采用扫码消费,一些大型商超连接无线网络、扫码消费缴纳停车费等也需要消费者先行扫码。深圳市消相较于传统消费模式,委会问商扫码消费可以节省商家的扫码消费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深圳市消但也存在消费者被迫关注商家公众号、委会问商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扫码消费
鉴于存在上述问题,深圳市消深圳市消委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初步调查,委会问商共走访了36个大中型商超,26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260个门店。统计数据显示,有97.02%的商家采用了扫码消费,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仍须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
同时,深圳市消委会以线上投票的方式调研了消费者对扫码消费问题的看法,共963名消费者参与了投票。其中945名消费者遇到享受服务前必须关注公众号的情形,949名消费者遇到需同意授权或注册会员才能使用的情形,941名消费者表示介意商家收集个人信息,943名消费者认为商家不应该强制要求关注公众号。
经过调查,深圳市消委会认为上述现象存在以下问题:商家获取消费者手机号、通讯录、精确地理位置等多项与消费无关的信息,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授权/读取信息,涉嫌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未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扫码消费发挥应有的便利优势,而不是成为消费者的“累赘”,深圳市消委会就扫码消费“三问商家”:
第一,点餐、支付停车费等消费行为是否有必要必须关注商家公众号?
第二,商家获取消费者信息作何用途,是否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同意?
第三,商家收集消费者信息是否有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以规避消费者信息泄露及不合理使用等风险?
深圳市消委会负责人说,在向商家发出这3个问题后,深圳消委会将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监督工作,对存在利用扫码消费侵害消费者选择权、知情权的行为追到底、问到底。
责任编辑:24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微信公号荐股骗术套路揭秘:推荐完全凭运气
银行业改革新路径新方向:“价值银行”呼之欲出
人民币升值 部分出口企业利润承压
为受灾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全国各级个私协会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2亿元
互金回归普惠小微 现金贷平台加速出清
基金发行再现牛市盛况 场外资金跑步入市
银行业改革新路径新方向:“价值银行”呼之欲出
3.5%时代或将结束!这类产品火了 释放什么信号?
个人信息被冒用成6家公司监事 律师:可向工商部门反映
A股“奇葩”年报今年特别多 证监会:信息作假将一查到底
定了,证监会争取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起底年终奖大户方大集团:10亿奖励一线员工 人均4万
人民币中间价六连降 专家称大幅贬值可能性小
疯狂的“天使币” 合肥蜀山:利用投资虚拟货币骗取1.4亿4人被公诉
我市顺利完成安徽省内首次智能网联汽车市级公开道路调试
甘薇称归还招行8亿港元 “乐视系”债权方遇两极分化
互联网金融公司再掀上市潮 合规仍是行业发展关键
被质疑借娱乐搞网贷 微信紧急取消秒啊账户功能
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
美联储今年内第三次加息
余额宝迎最“狠”调整 :今起限购 暂停自动转入
新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启用